开幕式现场 嘉宾合影
从左至右:太和艺术空间创始人贾廷峰,艺术家瞿倩梅,铸造美术馆馆长、策展人施力仁
太和艺术空间创始人贾廷峰对艺术家瞿倩梅新作品赞美道:“东方诗意,抽象表达。”
艺术家瞿倩梅与友人合影
(雅昌艺术网讯)2018年3月23日下午3点,“踏春”瞿倩梅个展于铸造美术馆(北京市朝阳区一号地国际艺术区)揭幕,展览由铸造美术馆馆长施力仁先生策划,展出艺术家瞿倩梅近一年的新作,共14件综合材料绘画。艺术家瞿倩梅近几年来的综合材料绘画,加入了大漆、岩彩矿物性颜料等等,在粗砾、狂放的表现性语言中,更增加了精细入微的质感体验。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:铸造美术馆馆长施力仁,红砖美术馆董事长张文宝,中央美术学院教授、***艺术家张国龙,太和艺术空间创始人贾廷峰等。
铸造美术馆馆长、此次展览策展人施力仁
开幕式上,铸造美术馆馆长、此次展览策展人施力仁谈到:“去年8月25日,‘日课修行’瞿倩梅个展在铸造美术馆揭幕,为什么在相隔不到一年的时间,再次为瞿老师办展览呢?瞿老师的作品非常大气,展出的这批作品与以往不同,作品朝气蓬勃,颜色更活泼、充满了春天气息,与赵无极相比,她把材料的质感发挥的淋漓尽致,空间上又多了一个层次,更为立体,你还能从这些作品上的痕迹联想到艺术家瞿倩梅画这笔的动作;而这种多维度立体的制作需要耗费巨大的体力,因此这样高强度的创作过程也进而变成作品本身的一部分,具有着巨大的意义。同时,这批作品是在瞿倩梅的新工作室里诞生的首批作品,这批新作的到来也开启了铸造美术馆2018年的春天。
红砖美术馆董事长 张文宝在开幕式上讲话
中央美术学院教授、***艺术家张国龙在开幕式上讲话
《S-10》 瞿倩梅 130x180cm 2018年 综合材料、岩彩、大漆
《SR-57》 瞿倩梅 直径160cm 2017年 综合材料、岩彩、大漆
展览现场
展览现场
中央美术学院教授、***艺术家张国龙表示:“我们经常开玩笑地说,她的作品让我们这些男人感到汗颜,主要是她作品的力度、厚重感、国际性,当然还有她的工作量。目前国内,真正从材料角度挖掘、延伸的艺术家,不是特别多,但她算是其中比较典型的,因为材料绘画靠的不是色彩,而是材料的性质来区分。我今天怀着好奇心来看这些作品,发现瞿倩梅的作品越来越成熟了。”
艺术家瞿倩梅
《S-53》 瞿倩梅 130x180cm 2017年 综合材料、岩彩、大漆
《SR-55》 瞿倩梅 200x200cm 2017年 综合材料、岩彩、大漆
瞿倩梅,1956年出生于江南水乡温州瑞安,自幼习画,师从瑞安画家邱禹仁先生,后进入瑞安师范。1985年,年近30岁的她依然怀着初心,赴法深造。在法国生活的20多年里,她深受西方油画沃土的滋润和启发,这也更让她认识了自我和东方文化的精髓。2001年转型抽象油画,2008年回国到中央美术学院,研修综合材料学,寻求新的艺术表达方式,此后的作品中融入了东方气韵、比如中国水墨的构图、动感、文人精神等,她把中西艺术融会贯通,发展出属于瞿式独特的抽象绘画语汇。其作品被各大机构收藏,例如《复活》被法国巴黎鲁昂大教堂收藏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藏《和平之声》并发给证书等。
《S-03》 瞿倩梅 200x200cm 2018年 综合材料、岩彩、大漆
《S-11》 瞿倩梅 115x195cm 2018年 综合材料、岩彩、大漆
《S-12》 瞿倩梅 180x130cm 2018年 综合材料、岩彩、大漆
艺术家在创作中
采访中,艺术家瞿倩梅对雅昌艺术网谈及创作、综合材料的使用心得:“抽象画是我真实情感的表现,我也觉得它***能描绘岁月的痕迹。我使用的绘画材料是可见的,可触的,非常普通的媒材:大漆,红木屑,朱砂以及一些矿物颜料。这些元素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文化承载,用这些切实的文化符号表现岁月造化的印记之美,使抽象变得真实,使遥远变得亲近,使残缺变为整体,使无奇变成美丽,画面营造出的亦真亦幻,似实非虚的效果得益于这些材料的巧妙应用。此外,由于这些材料的融合与叠加,层层打磨,使画面具有了可磨损性,岁月的磨损可以使画面产生别样的效果,因此,将这些极具灵性的传统材料使用坦培拉绘画技法诠释,画面更具有了不确定性或新的可能性。这些特征既是我的心得,也是材料的属性。”
据悉,此次展览将展至2018年04月28日。